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1~2月份我国日均粗钢产量187.67万吨,同比增长0.5%。日均表观消费179.0万吨,同比下降1.43%。这两项指标虽然算不上很好,但比2011年四季度日产171.5万吨、日均消费162.9万吨还是有了明显恢复。尤其是2月份日均产钢和日均消费基本达到了上年高位。

这两个月进口铁矿石价格基本持平,平均为136.39美元/吨,同比下降11.59%,比2011年最高的9月份下降22.47%。 

据报道1大中型钢铁企业盈亏相抵为亏损。估计2月份也好不了。

现在产销基本恢复了,矿石价格向下走,而钢铁行业利润率非但没有提高,企业普遍感觉更加困难。

看来,把行业利润率降低的原因归结为“上游涨价,下游需求萎缩,涨价因素转移不下去”的外因论经不起实践检验。我认为,行业低利润的根本原因是钢铁行业市场调节机制失灵了。具体表现在:亏损企业、亏损产品不减产,不停产,有的企业每吨钢材亏损几百上千元仍在生产;有的企业把增产作为扭亏手段,亏损越多越增产;有的地方政府对本地钢企社会成本外部化睁只眼闭只眼,也有地方政府给亏损钢企以巨额财政补贴,这些都置其他市场参与者于不公平的竞争地位。其结果,一是亏损企业拉低了行业平均利润,二是亏损企业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市场销售钢材,压低了钢材价格,使竞争力强的企业也无法获得合理利润。

钢铁行业如何摆脱困境?我认为,一方面钢铁企业要切实落实中钢协朱继民会长在年初理事扩大会报告中提出的“不给钱不发货,没有合同或售价低于制造成本不生产”的原则;二是地方政府要依法执政,加强节能环保监督,规范补贴行为(国家制定《预算法》要对不符合我国入世承诺的行为加以限制),为企业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三是按市场原则加快企业兼并重组,提高企业、产品集中度,减轻过度竞争。 

话题:



0

推荐

刘海民

刘海民

10篇文章 10年前更新

经济学博士(会计理论,财政部财科所);长期从事钢铁产业发展、钢铁市场和钢铁企业成本、财务、税务研究。关注时政,关切民生。

文章